人生第一次翻译英文文章的心得体会

12/18/2019

缘起

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一篇非常不错的谈创业和产品的文章,当时有位群友说要翻译,但苦于时间不够,我读完后觉得文章非常不错,就说由我来翻译。之后在群友的帮助和校对下,终于定稿,下面是在翻译过程中的体会:

我能读懂,应该可以很容易就翻译成中文吧?

我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因此并没有觉得翻译一篇八千字的文章需要多久,这就是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事后我觉得花费的心思至少是 1:10 以上,因为如果简单按照英文直译的话,语序不符合中文习惯,基本无法阅读。而且一句话有多种多样的译法,如何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译法也非常费神。

如何处理文中的习语?

比如文中有个 “Email Bankrupt”,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意思,查字典后发现是指删除某个时间点之前处理不过来的邮件。最初翻译为「大概一年一次,她会宣布邮件破产,删除某个时间点之前处理不过来的邮件」,既有原文,也有意思,后面觉得太冗余了,最终定稿为「大概一年一次,她会删除某个时间点之前处理不过来的邮件」。

大概遇到了三四处类似地方,翻译的颇为纠结,只翻译意思的话失去了习语的韵味,就如同外国人译中国成语一样。直译为「邮件破产」,又需要读者了解习语,我想这样的读者应该会选择直接阅读原文。

信达雅有多难?

这次真切体会到了翻译之难,古人常说译文需信达雅,做到信已殊为不易,几经校对,最后上线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错别字。为了译文畅通,更是百般修改,最后也不敢说读起来非常流畅。雅是不敢考虑了。

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书籍翻译的那么之烂,因为这个事情需要投入大量心血,如果不是真正用心的人,很难做好这件事情。可想而知,古代翻译佛经的人,译文信达雅兼具,是多么呕心沥血。

翻译跟原文差距有多大?

我翻译的是产品相关文章,本身意思还是非常明了的,也没有晦涩的词汇。就算如此,也只能保证传递大概的意思,很多细微之处难以顾及。比如英文语序、习语之类的不可避免有着信息的损失。

我想,对于更文学化、个人化的书籍的翻译,比如小说、哲学、谈话录,翻译的损失就更不用说了。为了如实了解原文,自学对应的语言是不可避免的。

翻译有什么好处?

当时接下翻译,一方面是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有更多人看到,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在不断阅读输入的同时,也要尝试输出,不然很难保证自己真正理解了输入的东西。

从结果上来说,输出的效果非常显著,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不是粗浅的读过一遍可比的。

说了那么久,到底翻译了什么?

文章内容是关于如何打造爆款产品的方法论和具体实践,来自国外一个两度创业成功的创业者。思路清晰,把爆款产品是什么,如何衡量并制定计划达成,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并亲身实践,读完有醍醐灌顶之感,大呼过瘾。

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 我是如何一步步打造爆款产品,以及对应方法论 | 翻译

后记

大家有什么翻译的感想也可以聊聊,这次翻译之后感觉大伤元气,再也不敢随意夸口翻译很简单了。现在我非常佩服那些英文书的译者,为了传达知识,所花心血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