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之死

1/1/2022

前言

昨天在 zenzen 偶然发现一本小书《爱欲之死》,之前读过弗洛姆《爱的艺术》,很好奇另一位哲学家对爱有什么看法,便拿来读了读,虽然不是很认同作者的观点,但还是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人因其有限性和不确定性而有追寻无限性和确定性的倾向,用奥古斯丁的话说“人渴望被爱”。

在奥古斯丁看来,人对爱的渴求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的,而人又常期望被爱的东西提供超出所能的爱,但只有上帝能提供无限的爱,对任何其他事物的追寻都将使人落入痛苦之中。

对不得不爱的人来说,必须先爱上帝才能爱世界。

但在弗洛姆看来,人本身的缺陷正是爱得以成立的基础,爱是可能性的艺术,是成熟的人之间生命的碰撞和交融。爱情是一支双人舞,它打破人的自我,让世界在新的视角重生。

相比弗洛姆对个体和自我的强调,《爱欲之死》中韩炳哲则认为,承认自己的无能,通过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他者,自我的消解才是爱生发的土壤。

“爱情中的双方必须首先从自我中走出来,走进对方,让自我在对方中死去才能重生” - 马尔西里奥·费奇诺

韩炳哲对重生的承诺来自黑格尔的辩证法: 正反题的矛盾导致合题,合题又成为新的正题,如此循环反复推动演变。

爱着的人在被爱的人身上忘却了自己,正是这种忘却使得他找回并重新拥有自己,这便是爱的馈赠。

但这被弗洛姆认为是一种病态的爱,因为它消灭了人的可能性,而它所承诺的重生遥不可及。

作为享受的爱

《爱欲之死》最精彩的论述在于对消费主义社会中作为消费品的爱的描述,也即弗洛姆的物质之爱。

当爱作为一种商品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存在时,它便被约定满足人们的需求,即带来享受。

爱必须带来享受,带来连续不断的心理和生理刺激,它必须免于伤害、攻击等负面行为的影响,就算痛苦也必须以享受的方式存在。

然而“爱不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基于我们的努力和积极态度而存在,它可以没来由地打击我们,伤害我们”,否定爱的消极性,也毁灭了爱。

当爱落入一种需求、消费、满足的模式,人们变得越来越相似,在他人身上也只是找寻和确认自己,甚至连他人的存在也无关紧要了。

就算这样的爱,在现代社会中也正在不断消亡,因为这样的爱和性还需要他者的存在,而色情作为单人舞,更容易被消费和满足。

“性不会毁于道德、高尚和压迫,而最有可能毁于比性更有代表性的东西——色情” —— Jean Baudrillard

the-death-of-love

爱的消亡

在《爱的艺术》的结尾,弗洛姆哀叹爱在西方文明中的衰亡,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将人变成了实现商品交换价值的手段,人被异化为一边拼命生产,一边拼命消费的怪物,取消了人的神圣性,也取消了爱之所以可能的土壤。《爱欲之死》同样将爱的消亡归于消费主义的发展,在消费主义中,人的自我不断扩展,自爱发展为自恋,作为爱中不可缺少的他者已经不复存在。

爱是一种能力

很遗憾,在这些人看来,爱是一种能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爱,什么的都可以的那是欲。

奥古斯丁之先爱上帝,弗洛姆所谓成熟的个体以及韩炳哲强调的爱中不可或缺的他者,都不是随便可以达到的地步,而这仅仅是爱的土壤,但这才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爱不是吗?

"All things excellent are as difficult as they are rare" —— Spino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