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之公式法

5/16/2018

缘起

最近看了《自控力》,里面提到人的意志力可以分为三种力量,分别是“我不要”,“我要做”,“我想要”。作者认为意志力是类似肌肉一般的力量,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而得到增强,而我感兴趣的是里面提出的“每日实践法”,即对“我不要”和“我要做”各提出一个小要求,然后每日坚持执行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选择。针对“我要做”,我的要求是每日处理掉一件东西,而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缘起。

在扔掉东西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纠结,简单列举如下:

  • 这件东西以后会不会用到?用到的时候再买会不会很麻烦,不如先留着?
  • 花的钱买的东西就这样丢了,是不是很浪费?
  • 这些东西承载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回忆,这么丢掉真的好吗?

然后最近看到一篇博文,里面介绍了可以用公式法理清思路,比如 “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能直观的解释很多事情。因此也尝试用公式法分析下处理东西时内心的不舍到底来自哪里?

公式法

首先将相关可能的因子都罗列出来,假设如下

  • 物品的闲置时间
  • 物品的购买价格
  • 当前重新购买价格
  • 未来使用时的购买价格
  • 投入的感情成本 :主要是针对图书而言
  • 未来重新获得成本 : (下单时间、快递时间等),排除购买价格
  • 未来用到闲置物品时所经过的时间 :以天为单位
  • 物品的闲置成本 :空间成本、整理成本、心力成本

计算成本和收益

我们囤积物品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使用它,不过是出于物质目的的使用还是精神目的的回忆,则根据以上假设,如果我们未来用上这件闲置物品时获得的收益为:

未来使用时的购买价格 + 未来重新获得成本 + 投入的感情成本

而到不知何时我们能用上我们囤积的物品为止遭受的损失为

未来用到闲置物品时所经过的时间 * 物品的闲置成本

由此可以发现我们的收益是属于 O(1) 固定的,而损失却是 O(N) 随着时间增长的。而且与已经投入的 物品的购买价格 无关,这也是大家常说的 沉没成本,虽然理智上与当前的决定无关,但是在情感上却常常冒出来干扰我们的决定,留恋过去的人就是背负着这些无意义之物而活。

而且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 未来使用时的购买价格 未来重新获得成本 会随着时间衰减,而我们的损失却会日积月累,更不要说 物品的闲置成本 会随着我们人生所剩时间的减少而越来越昂贵。闲置物品每存在一天,它就在消耗你的精神力、记忆力和占用你的空间,而使用时获得的 感情投入 真的那么有意义吗?

濒死体验

丢东西有时候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比如决定了第二天要丢一个食物秤,但是真正到了第二天要丢的时候却突然下不去手,过去种种使用的记忆涌上心头,感觉像幻灯片一样闪过,人一下子就呆住了,经不住问自己,真的要把凝聚了自己的记忆和情感的东西就这样丢掉吗?往往最后又犹豫了,换了其他东西丢。

很多东西只是简单的外物,而且跟我们纠缠的也不深在舍弃时就有了那么深的留恋之心,也怪不得人们常常谈到濒死体验,即人死前一生的回忆都会涌上心头。因为我们的身躯陪伴了我们太久太久了,凝聚了我们多少的记忆、情感,在不得不舍弃时,内心的眷恋不舍又会达到什么地步?

吾所以有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

工具论

我在丢东西时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丢旧手机我毫不犹疑,但是丢一个家庭秤,我却好久都没有下定决心。就价格来说,旧的手机买的时候要上千,一个秤不过五十元。为什么在丢有些东西的时候会有如此的区别呢?

想了想应该是人已经习惯于借助工具扩展自我。现代人类史就是一部工具史,原始人能利用的不过是四肢五官,借此却可以成为地球霸主,更不要说现代人所使用的手机、微波炉、空调等等东西。一旦要剥夺这种能力就相当于压缩了自我的能力范围自然会引起内心的反抗。

旧手机在我有新手机的情况下意义不大,它的功能完全可以被新手机替代。但是家庭秤就不一样了,虽然它的价格便宜,但是一旦我丢了它,我就丧失了称量物品重量的能力。人作为损失厌恶的动物,由此也可以解释内心那股莫名的拒绝感的来源。

如果从另一个方向理解,把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我们并不是丢了工具就减弱了自我的能力,因为社会作为一个我们生存其中的集体,总是可以以合适的代价提供我所需的事物,我并不需要将所有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适度委托也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加专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是想生活在一个自己背负着无穷的杂物而活,还是像拥有机器猫的空间口袋一般,只是需要适当的媒介就可以拥有自己想用的东西,用完即丢,轻装上阵?

结尾

人是面向未来而活,还是背负着过去踽踽而行?每天丢东西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有时候会引发人对自我意识的思考。我们的存在有多少是依托于外物?如果一切外物都离我而去,我又是如何成为我呢?